用RGB通道还原色盲视角下的色盲图

色图啊呸色盲图相信大家都见过,但有意思的地方在于,有一种色盲图是只有色盲才能看出来而正常人却看不出来的。有没有想过色盲在看这种图片时究竟看到了什么?

首先有必要说明的是,人类的色盲其实有四种,最常见的是绿色盲(Deuteranopia,第二型色盲),特点是无法分辨红绿色,男性概率比女性高得多,我国男性约为5%~8%、女性0.5~1%,这个比例说明色盲其实很常见,大概每20个人就有一个人是绿色盲。除此之外还有红色盲(Protanopia,第一型色盲)、蓝色盲(Tritanopia,第三型色盲)和全色盲(achromatopsia),这三种色盲比例非常少,而红色盲和绿色盲又比较相似通常统称红绿色盲。所以一般人们说的色盲都是指绿色盲,本文讨论的的也仅指绿色盲。

再说句题外话,虽然上学啊还是考驾照都有色盲图测试的过程,但是要检测的人实在是太多了…医生就那么懒洋洋随便翻个数字让大家排队来认,认完走人。但是整个队伍所有人都喊那是个6,色盲又不傻…而且由于国家规定色盲不能考驾照,查的严的地方甚至把检测书给背下来了…

嗯,回归正题,我们一般看到的色盲测试图叫做石原氏色盲检测(Ishihara color vision test),得名于一位叫石原忍的日本医学教授,就是那种由很多个大小圆点构成的一张图片,上面画一个简单的图案,由于色盲无法区分某些颜色,在辨认对应的图片时将会十分困难。不过有一类色盲图反其道而行之,只有色盲能看出某些图案,而正常人看不出来。

比如下面这一张图,是可口可乐公司在丹麦投放的一个广告上的图片,如果正常人来看的话只能看到一堆像蛇一样扭在一起的曲线线条。

而色盲在看着这张图会看到一个英文单词”life”。这里我们通过色阶-阈值-黑白反相的方法观察这个life。

色阶是为了将不同颜色色块之间的明暗对比差距拉开,其实这样就已经比较明显了,阈值的原理则是给定一个明暗值,以这个值为临界点将图像所有的彩色都变成非黑即白的黑白两色。

但是用这种方法虽然观察到了图案,却回避了色盲问题的本质,即色彩问题。色阶和阈值说到底只是利用了不同色块之间明暗关系的细微差别,将明暗强行拉开,属于一种“暴力破解”,但也能观察到一些有用的信息,比如在这张图片中可以看到,设计者原来是利用了那些黄绿色的色块来对图像做手脚,用那些颜色较深的黄绿色色块把life中一些字母的首尾接在了一起(图中红色线条),让正常人的视觉中把字母的曲线连成了一条条蛇。而色盲由于无法分辨那些深色的黄绿色色块和它们周围的绿色底色,就看出了life。

所以真正的问题是,色盲看到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?

这里有一个色环图显示了色盲是如何无法区分红绿色的。

可以看到,绿色盲的色环从红色到绿色,几乎只是一个变亮-变暗的过程(因为途经一个亮黄色),而几乎没有色调的变化。

于是采用改变RGB通道来模拟色盲的视觉。图片的红色通道原来是这样子的:

把红色通道里的红色减弱,并将绿色加强。同时对绿色通道也作类似的修改,减红加绿,进一步混淆红绿色的差别。尤其是混淆掉那些深色的黄绿色色块和绿色底色的差别。

我认为这就是色盲视角下看到的样子。

用同样的方法处理正常的照片,是这个样子。(图片来自网络)

嗯,其实色盲看到的世界跟正常人一样,只不过是加了这么一个“颜色滤镜”罢了,要知道第一个研究色盲的道尔顿自己就是色盲,上面提到的色盲图的发明者石原忍的弟弟是色盲,据说梵高也是色盲,色盲一样能画画!

  • 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所有,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。
  • Copyrights © 2019-2024 Caelica

请我喝杯咖啡吧~